为深入了解金桂社区垃圾分类集中投放收集站(点)建设情况及运行模式,绿迹环保垃圾分类发展中心理事长范士俊一行于2021年5月21日中午,前往金桂社区居委会进行采访调研。采访对象为社区垃圾分类相关工作人员(以下简称工作人员),采访内容围绕集中投放收集站(点)、运行机制、核心人物、建议四方面展开,以下是采访过程。
集中投放收集站(点)

一如何选址
工作人员:一是考虑楼间距、风向、人口密度、中国传统风水,垃圾分类房的样式是不是太突兀等;二是基于基建方面:电源、供水管道、排污水井;三是考虑到运输问题,道路畅通便于后期分类运输;最后还要考虑到设备维护方面的问题,选址需便于后期维修,必须综合考虑才能选出最佳的垃圾分类房点位。
二遇到的困难
工作人员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道:
1.建点前宣传没有人来做,导致投放点建设推进困难;
2.居民对政策、法规不了解,对投放点信息和用处不了解,信息不对称,认为社区、物业的公信力不足;
3.物业为主要责任人、牵涉到车位(涉及到物业利益)、担心收物业费不便,就会产生直接不支持、不配合的现象,宣传费用、人员配置不充足;
4.社区和街道:最大的阻力就是建设选点问题,居民上访率非常之高,社区的工作人员配置有限,加上还有其他主要事务,比如文明创建,拆除违法建设,党建工作,安全生产等等工作,垃圾分类是一个需要协调各个相关部门,才能完成的一项工作,没有人力还要办,所以造成疲于奔命;
5.城管系统:需提供人力、宣传品等,设立专职的协调小组和宣传小组;
6.社会组织:是具有一定的公信力的协调方,需要搭建好居民,社区,牵头部门,直管部门等,但是很难完成协调和配合所有关系的工作,只能做好档案和汇报机制;
7.企业:考虑到人工成本,投放点建设速度缓慢。
工作人员补充说最大的困难来自于居民(占8成左右,邻避效应),物业(占2成左右),并认为施工方建点速度一定要快,避免拖拉。有些居民从法律角度说投放点建设问题,但是又不是完全懂法,所以希望建设投放点时能配备相关法律专业人士现场讲解,城管队员以及派出所执法人员的责任需界定好,都应学习相关法律法规,必要时对居民进行讲解。还有一些中标单位为了建点而建点,有废点出现。
三建成、运行比例
工作人员:以金桂社区为例,除了御景城小区,其他几个小区集中投放收集站(点)都已建好并运行,御景城小区预期建设6个点,目前已建好2个点,因运行主体不明确以及施工方为建点而建点,所以运行不太畅通。
四改进建议
工作人员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:
1.故障率比较高:灯、刷卡器、感应头、气泵等经常出问题,感应口反应延迟;
2.结构设计不佳:洗桶区不适合洗桶,内侧垃圾桶设计不便于垃圾员二次分拣,内侧可回收物桶很难推进去,有害垃圾口设计规格太大;
3.垃圾集中投放亭子:c类垃圾分类房或垃圾分类亭子:人没有地方待,水电不通,人一旦离开,没有办法管理。这就是位置合适,基建基础差造成的种种后果。
五使用成本
工作人员:1个集中投放站(点)配备水、电表各一个,人力补贴按10元/h/人,工资水平和当地保洁工资水平相当,1个集中投放站(点)所需要的手套、消毒液等损耗,每年花费大致为500-600元。
运行机制
一专管员、志愿者等的招募渠道及要求
工作人员:直接社会招聘、物业兼职、社区积极分子和大学生志愿 服务队。年龄要求65周岁以下,会使用智能手机,有一定的沟通能力,吃苦耐劳,懂保洁的基本工作要求。
二宣传动员的步骤及方式
工作人员:采取入户、现场活动(游戏参与、看展览、宣讲)、调研等方式,做好调研活动后及时公布数据,重点关注积极对象和反对居民。
三宣传动员有没有提供物料
工作人员;展板、手册、音、视频资料、工作人员所需的马甲、手套等都有备齐。
四运营团队的工作机制、检查机制
工作人员给出以下回答:
1.每个小区配备一位班长;
2.每个区域配备一位主管(负责3-5个小区,拍包含自身的照片,保留水印发在群里);
3.10个小区配备一位区域主管;
4.一个区配备一位项目经理;
5.城管局巡查。
总共是五级检查机制,惩罚按照级别成倍递增。以每个小区为单位,安排区域主管开会(社区垃圾分类工作人员负责统筹安排),主动沟通解决问题,哪一方面出问题就由谁负责。
核心人物
一关键角色
工作人员:社区分管一、二把手;网格员、物业经理、保洁主管,建设方维修经理、居委会、热心组织、声望人物,总是持反对意见的人更应努力拉入到垃圾分类建设阵营中。
二关键作用
工作人员:社区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认知和态度很重要,对物业的态度也很重要,同时物业经理的态度也对居民的认可度产生重要影响,城管部门在其中的统筹协调作用也发挥巨大作用。
三先进经验
工作人员:在垃圾分类的长期实践工作过程中,摸索出一条党建引领“五方联动”共同治理的,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新模式。即依靠社区基层党组织引领,城管部门统筹部署,公益组织指导监督,企业建设运营,物业主导执行,居民社会各方主动参与的垃圾分类新模式。
党建引领“五方联动”共建共治:一是指垃圾分类整体推进工作离不开党的引领,需要依托社区,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的纽带作用和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;二是通过城市主管部门牵头垃圾分类工作的统筹规划,主抓推进工作;三是通过专业社会组织为物业企业提供培训和具体的工作指导,辅助物业企业管理好垃圾分类,服务好小区居民。四是在推进工作中,以社会企业为建设运营主体,发挥市场经济杠杆效应,激发分类热情和动力;五是发挥物业的管家职能——物业服务企业原本是,也一直将是管理、服务小区居民生活垃圾的工作主体;六是通过各种形式充分调动小区居民、学校等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垃圾分类的事业中来。
建议

一对于垃圾分类工作的建议
工作人员提出了以下建议:
1.还需要更多单位更多的支持;
2.越是发达地区,居民自我权益的保护意识越高,可能越会阻碍集中投放站点的建设进度,需要前期多做宣传和沟通;
3.餐厨垃圾清运需要两个人,餐厨垃圾桶现在还是240L的规格(重量在160公斤以上),不方便清运人员操作,建议改成120L的规格;
4.垃圾分类只能苦干,面对面和各方沟通最为重要,要配合所有关系方落实工作。
二需要哪些支持
工作人员:希望更多的人力与物力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过程中,持续推动垃圾分类事业的发展。